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周永烨 近年来,依托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网络文学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行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内容生态也日趋繁荣。
12月18日晚八点,昆明网络文学协会会员、阅文集团大神作家杨赢(笔名:小教主)通过“新文艺·网络文学”系列直播,和大家分享他创作的心路历程。
“小教主”做客彩龙直播间
“小教主”对网络文学的兴趣,是从大学时开始的。在室友的影响下,他先是成为了网络小说的忠实读者,接着就开始尝试自己创作。在成为“都市大神”之前,他也尝试过创作玄幻、仙侠等类型的创作。“现在网络文学的题材类型越来越丰富,已经形成了都市、历史、游戏等二十余个大类型。在都市这个分类下,又有十余种小分类。”他介绍道,“比如我写的‘红包流’,就是其中一个分类。它以大家日常熟悉的‘抢红包’为形式,又在其中融入了神话、漫画等不同的故事体系。”
在创作上,“小教主”坦言自己非常注重读者的反馈。一部作品的商业价值,往往要通过读者来证明。因为网络连载互动性极强的特点,读者的建议和意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作者,作者也可以在创作中不断调整来适应市场。无论是吐槽还是赞美,通过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以文本为依托凝聚起来的粉丝力量,也成为了作者不断创作、不断进步的推动力。不过,他也表示,在故事走向和人物设定方向,他不会盲目听从读者的意见,“在这方面我比较自我,毕竟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掌控力更强。”
虽然看重作品的商业价值,但“小教主”也认为,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不能只看这一方面。“网络文学正在飞速发展的当下,构建完善的网络文学评价是很有必要的。而在这一个评价体系当中,除了商业价值,也应该考虑到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把网络文学向主流化、精品化的道路不断推进。”
针对新人创作者,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平台发展好,IP开发运作更为成熟,但因为‘大神’辈出,竞争也激烈。新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作品风格,先着眼于一些小平台,等有了一定成绩再转战大平台,更容易得到重视。”
他还提到自己在作品中融入了不少昆滇本土的元素。“我写过盘龙江、滇池,也以滇金丝猴为原型创作出了一个灵兽,我们云南可以写的东西很多,有机会的话我还会继续在故事里写。”
作为一名很“宅”的作者,“小教主”认为昆明网络文学协会的成立对他而言最大的帮助就是认识了更多本土的网络作家,“老作者的创作道路不再像以前一样孤独,而对新人作者来说,多和“大神”交流,也能很快提高创作水平。”
据悉,昆明网络文学协会联合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开展“新文艺·网络文学”系列直播,是为了促进昆明的网络向健康、积极、有质量、有内涵的方向发展,团结凝聚、扶持帮助昆明地区的网络作者群体,加强本土网络文学品牌建设,推动昆滇地区网络文学创作的发展。
直播回看:
直播 |【第6期】新文艺·网络文学:都市大神“小教主”的网文炼成记

用户注册
-
发送验证码发送验证码
-
-
-
-


登录会员中心
-
发送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