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未认证

登录会员中心

登录
注册
未认证
重新登录
地理探测器科普漫画《探宝》新书发布会在昆举办 科学与艺术跨界融合探索科普新路径
2025-09-28 11:38

  9月27日,地理探测器科普漫画《探宝》座谈会暨昆明网络文学协会数字游民中心挂牌仪式,在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西华社区古莲居民小组“溪云渡”休闲书吧举行。本次活动由昆明网络文学协会数字游民中心、碧鸡街道西华社区古莲居民小组联合主办,昆明溪子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科学家、创作团队、青年学生及读者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见证科普创作与文化服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

图片8

  科学内核+艺术表达 科普漫画打破知识传播壁垒

  活动以《探宝》新书宣传视频开篇,通过生动的漫画画面与简洁的文字解说,直观呈现了该书将复杂地理探测原理转化为通俗故事的创作思路,为现场交流奠定“文理交融”的基调。

  作为活动核心环节,科学与创作领域代表围绕“科普创新”展开深度对话。地理探测器发明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劲峰研究员,从地理探测器的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切入,系统阐释了该技术在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科学价值。他强调,《探宝》以漫画形式传播前沿地理科学知识,既保证了科学内容的严谨性,又借助艺术载体降低了公众理解门槛,“这种跨界尝试为科普工作提供了新范式,对激发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9

  本书第二作者魏晓燕博士结合科研实践,分享了地理探测器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经验,并从知识普及视角指出,《探宝》通过故事化叙事,让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可感可知,有效填补了专业科研与大众认知之间的空白。

  青少年参与创作 新生代力量助力科普传承

  本次发布会特别聚焦“青年创作者”群体,昆明市第八中学初三学生刘尔雅作为《探宝》漫画主创之一,现场分享了创作历程。她表示,最初接触地理探测器知识时面临诸多困难,通过与科研团队反复沟通、梳理原理逻辑,逐渐找到“用画笔转译科学”的方法,“这个过程让我发现,科学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能通过故事和色彩呈现的鲜活内容”。其真实的创作感悟,展现了青少年参与科普创作的潜力,也印证了《探宝》在培育新生代科学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图片10

  本书第三作者魏羽涔则从创作管理层面,介绍了团队在“科学严谨性 与“艺术表现力”之间的平衡探索——从脚本撰写时的多次科研论证,到画面设计时的场景化呈现,每一个环节均围绕 “让科学易懂、让艺术赋能” 的目标推进,最终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图片11

  文化活动赋能 挂牌仪式开启协同发展新篇

  活动期间,茶艺表演与舞蹈《古莲风韵》《古莲谣》依次呈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科普主题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活动的文化内涵。在互动提问环节,现场读者就 “地理探测器的实际应用案例”“科普漫画的创作难点”等问题与嘉宾交流,深化了对科普创作与地理科学的认知。

图片13

图片14

  活动尾声,“昆明网络文学协会数字游民中心”挂牌仪式举行。该中心的成立,旨在整合网络文学创作与科普资源,为后续科普作品开发、文学创作交流提供平台支撑,标志着昆明地区网络文学与科普领域进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据了解,《探宝》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该书的推介活动,更是一次跨学科、跨群体的科普实践,为探索新时代科学传播模式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用户注册

  •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阅读并同意 注册协议
注册
重置密码
有账号?去登录

登录会员中心

  • 发送验证码
登录
登录中
该平台支持彩龙社区用户直接登录
短信登录 密码登录 忘记密码?
没账号?去注册

提示: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您更好的网站使用体验,建议您使用 谷歌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